1月8日召開的區委經濟工作會議
為全區2021年經濟工作指明了發展方向
明確了實施路徑
如何在機遇與挑戰中求得突破
讓經濟發展高速騰飛
安居區直各部門、鎮(街道)
企業等相關負責人這樣做!
↓
【西眉鎮】

2021年,我鎮將圍繞“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這個核心,突出“鄉村振興、城鎮突破、區域合作、民生改善、組織保障”五個重點,集中精力推進遂潼一體化、重點項目和民生實事,努力實現全鎮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力爭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4.6億元,增長7%;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5億元,增長10%;實現地方財政稅收收入1900萬元,增長8%;實現農民可支配收入16000元,增長10%;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32000元,增長6%。
01
抓產業發展,扎實推進鄉村振興
一是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推進東方希望現代化生豬循環養殖業建設,建成可繁育母豬5000頭/年,將為四川、重慶地區提取提供有效仔豬資源。以祉香油脂為依托,大力發展藤椒、檸檬、柑橘優勢產業和產品精深加工,打造“麻笑笑”等一批知名品牌。二是建立高標準的示范基地,在國道G246線(原S205)、遂渝遂內高速、縣道老玉路、市農環線、鄉道玉西路、西富路建立優質稻基地,綠色飼料玉米基地,萬畝綠色果蔬基地,優質糧油基地2.5萬畝,優質禮品西瓜基地230畝的“五個一”示范工程建設。三是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五大行動”,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建設美麗宜居鄉村。四是有效銜接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培育長效脫貧機制,全面對標補足基礎設施薄弱環節,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爭創區級、市級鄉村振興先進鎮、示范村。
02
抓項目謀劃,做優做強中心城鎮
一是抓好項目謀劃,做好政策研判和向上對接爭取工作,規劃剩余場鎮管網建設,完全實現場鎮雨污分流;規劃推進棚戶區改造,實施長興街、西奉街、石圣街老舊小區改造等項目。規劃新建停車場(客運車站)、農貿市場、場鎮至馬家方向過境公路建設。二是改造提升場鎮,建成省級中心鎮。計劃投資3900萬元,啟動西眉河場鎮上游段河道堤防整治;計劃投資6000萬元,啟動中心衛生院新建,啟動西眉河生態治理項目包裝及落地工作。三是加大小城鎮開發力度,切實做好“增減掛”建設項目,推動集中居住區、農村社區示范點建設,促進農民向城鎮轉移、居住向社區集中。
03
抓共建共享,深度融入遂潼一體
一是實現產業互聯。協助啟動建設西眉天然氣產業園前期建設,推動遂潼工業一體化,共同打造遂潼天然氣產業集群。建設西眉河流域水產品及蔬菜加工標準化基地,轄區大棚蔬菜、畜禽、水產品等銷往潼南、銅梁等地,形成穩定的產業鏈,打造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二是促進黨建聯盟,通過簽訂黨建合作協議,推動黨建共抓,基層共治,環境共管,產業共興,文旅共融。三是強化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化解兩地溝通“最后一公里”難題,新修村道路8公里,接通鏈接潼南區玉溪鎮、花巖鎮村道路,實現兩地高效便捷,設施共建共享。四是強化生態共治,協助建設沿西眉河流域打造“涪江生態綠色走廊”,筑牢區域生態安全屏障,確保出川斷面水質。
04
抓為民服務,持續改善民生
一是切實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加強水利基礎設施的新建和整治,逐步解決全鎮的通村、通社道路,從根本上解決“出行難、運輸難”的問題。二是提升農房質量,改善居住條件,對“三類人員”進行危房改造。三是大力發展社會各項事業,開展好穩崗就業扶貧專項工作,做好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政策宣傳和基金征繳工作,關愛低保、特困人員、優撫、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四是深度挖掘本土文化資源,傳承和保護歷史文物。保護好樊噲山、黑神廟、省級文物“十圣宮”,形成特色地方文化品牌,對十圣宮進行文物修復。
05
抓隊伍建設,夯實多方保障
一是提升干部素質,圍繞基層治理,做好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選優配強干部隊伍,加強黨員干部的培訓,打造具有戰斗力的隊伍。二是有效化解債務存量,全面清理核實隱性債務存量,制定分年化解方案,實施動態監測,通過持續加強收入征管、大力壓縮一般性支出,多渠道籌措償債資金等方式有效化解存量債務。定期排查風險隱患,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金融風險向財政傳導,確保隱性債務規模只減不增。三是營造平安法治環境,打造基層社會治理中心,化解矛盾糾紛健全掃黑除惡長效機制,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打好禁毒人民戰爭,加強特殊人群服務管理,守住社會穩定風險底線。四是做好各類監測點工作,注重對糧食監測點、生豬監測點和城鄉居民增收點的觀測和監督,以點分析到面,多措并舉拓寬居民增收渠道,提高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